姓氏,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它。在《中国姓氏大辞典》中,一共收录了23813个姓,其中赤、橙、红、绿、青、蓝、紫;头、骨、心、肾、肠、手、爪;柴、米、油、盐、酱、醋、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都是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大多都是随父亲或母亲,但是我们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其实姓氏在最早的时候是分开的,姓和氏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能。
“姓”字,甲骨文写作“”,从女从生。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是从父姓,但“姓”字的甲骨文字形却是从女。还有,很多古老的姓如姬、姜、娰、姚等都带有“女”。由此可以推测,人类最初的姓不是从父的,而是从母的。这是由于“姓”最早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在那个时候,人类实行群婚制,具体来说,就是一夫可以多妻,一妻也可以多夫。这样就会导致母亲生下的孩子,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就只能从母姓,以此来划分社会成员的归属。为区别于其他的部落,每一个母系氏族都要有一个自己的称呼,这就是“姓”。
那么当时人们是如何取“姓”的呢?
第一,图腾感生。《说文解字》中说到:“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当时的人们还不懂受精受孕的科学理论,他们把怀孕生子的奥妙归之于他们的崇拜——图腾。而这个图腾的名字,也被作为部落共同拥有的符号标志,这就是“姓”。
第二,地名转化,这里的地名是指始祖所居处的地方。如《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皇帝在姬水旁出生而炎帝在姜水旁出生,所以皇帝姓姬而炎帝姓姜。
说完了“姓”,我们来看看“氏”是怎么来的。由于人口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了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就起了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就是“氏”。
那么人们又是怎么取“氏”的呢?
第一,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诸侯国遍及九州,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以及他们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便以其祖先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鲁、吴、陈、邓、江、蒋等。
第二,以官名为氏。上古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在世卿世禄制下,卿大夫家族代代承袭官职,因而就很容易出现官二代、官三代、甚至官四代,官员本人以及他们的后代便以自己或先祖所任的官职为氏。如史、太史、籍、祝等。
第三,以邑名为氏。邑,即卿大夫的封地。在古代,这些封地也是可以世袭的,因而,卿大夫本人及其后代有的便以自己或先祖所受封的邑名为氏。如商鞅,因为秦把商地封给他,其后他便以邑名为氏,称商鞅。
第四,以所居处的地名为氏。如西门、桥、丘等。
那么“姓”、“氏”又分别承担了怎样的职能呢?“姓,可以别婚姻”,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了同姓不婚这一较为科学的生育观。“氏,所以别贵贱”,从上述“氏”的产生可知,“氏”主要得自于天子赐予的国名、谥号、官称、居邑等,如此,身份低贱的人就没有,所以“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也就有了别贵贱的作用。
如,咱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就是他的氏,而不是姓。屈是一个地名,是他祖先受封的封地。那么他真实的姓是什么呢?楚国的国姓是芈,没错,屈原和最近热播的《芈月传》中的芈月是亲戚。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使用的姓氏没有分开呢?
答案就在战国,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姓氏制度在此时也出现了很大变化。首先,随着世代的推移和人口的繁衍,原来同姓的人们之间共同的血液成分越来越少,姓所代表的血缘关系与人们实际的生理血缘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姓逐渐失去了其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同时,随着世卿世禄制度的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昔日的公子王孙,不少已沦落为平民,传统的贵贱区分已无法维持。氏也逐渐失去了“别贵贱”的作用,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家族的标志。而且由于礼崩乐坏,原来在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只有诸侯和卿大夫等贵族阶层才可有的氏,一般庶民和奴隶也可以自立了,王室和官府也无可奈何,于是,一些本来由于身份低贱而与氏无缘的广大平民也跨入了有氏者的行列。这样,数量很少的“姓”就被大量的“氏”所淹没,氏就取代了过去姓的地位,氏姓合一了。这时,姓就是氏,氏就是姓,人人有氏,也即人人有姓了,二者在意义上已不存在区别。
秦汉以后,我国的姓氏制度基本稳定,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姓,就是从那时沿袭而来的。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今天,我们从“姓”、“氏”二字中所窥见的正是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