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 阅读正文
学院新闻
“茶品中秋”跨班联谊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于:2025-09-30  点击:

“双节”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品中秋”跨班联谊活动在国际语言学院各班级温馨举行。本次活动打破班级界限,采用班级结对形式,组成七个联谊小组,旨在为同学们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共同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进情谊,共庆团圆佳节。

各联谊小组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初级A组同学们在张青岭老师的带领下,学习 “中秋月饼嫦娥玉兔”等节日词汇,聆听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动人传说。最后,师生一起学唱经典歌曲《但愿人长久》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大家齐挥手中灯笼,暖光摇曳,场面温馨感人。

初级B组在叶玉纯老师的带领下,将教室装点得温馨喜庆,处处洋溢着中秋佳节的团圆氛围。随着五彩灯谜活动的展开,同学们热烈讨论,共同体验中秋乐趣。猜谜环节结束后,师生共同品尝香甜的月饼、清雅的茶饮与新鲜的水果。欢声笑语间,大家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和彼此之间的友情。

中级A组的张彧彧老师同学们一起品尝了清雅的碧螺春、各式传统月饼以及精致茶点。师生围坐一堂,交流中国与朝鲜的中秋习俗,张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同学们以“月”字为题玩起了“飞花令”,并一起赏析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在诗香茶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级B组在董美含老师引领下,深入学习了中秋文化内涵。实践环节中,同学们亲手制作兔子造型灯笼,有同学感叹“亲手制作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大家还品尝了月饼、葡萄等节令食品,华娜同学笑言“月饼的甜,像中国朋友的热情”。互动中,老师献唱中文月亮歌曲,来自马里、喀麦隆、阿根廷的留学生也协作演唱母语歌曲,吉他声里灯笼轻摇,同学们纷纷感慨:“音乐与手工,是跨越语言的桥梁。”

高级组同样气氛热烈在李宇峰老师的中秋文化分享环节后同学们投入到月饼品尝与手工灯笼制作中。大家分工协作,有的分发月饼,共享甜蜜;有的研究灯笼制作步骤,巧手翻飞,互帮互助。随后的品茶交流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手捧清茶,品尝茶点,在轻松交谈中聊家乡、谈学业、送祝福。初时的拘谨悄然消散,教室里满是欢声与温情。

项目班A组围绕中秋文化内涵与传统体验展开。宗圆老师讲解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 等经典传说,阐释中秋文化内涵,随后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中秋灯笼,体验创作乐趣,最后师生围坐,一边享用美味的茶点,一边观看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节目。通过打铁花、书法、武术、京剧等传统技艺展演,留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氛围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项目班B组吕文杰老师从中秋起源与文化内涵讲起,深入解读团圆、思念的节日意义。同学们亲手制作精美灯笼,品尝月饼与茉莉花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活动尾声,学生献唱中秋歌曲,悠扬旋律引发全场共鸣,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场融合知识与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本次“茶品中秋”联谊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到中秋文化的魅力,更通过“跨班结对、小组联动”的方式,有效促进了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了校园凝聚力,真正实现了“月圆人团圆,茶暖情更暖”的美好愿景






 

版权所有:吉林大学国际语言学院 © 2018

电话:0431-85166644/8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