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他们喜欢穿“九龙袍”;臣子参拜皇帝的礼仪称为“九仪”;古代帝王祭祀祖先要立“九庙”,官分“九卿”,官阶设“九品”;紫禁城内的房间总数为九百九十九间,宫殿的台阶也是九层或九的倍数。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帝王如此钟情于“九”这个数字呢?“九”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吗?
其实,数除了表示数目、序列之外,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语言和文化观念。
数字在中国产生很早,大约在五千年前原始社会中便有了数的刻划符号,数字在汉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被帝王所推崇的数字“九”在汉文化中有着怎样独特的身份和地位。
“九”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圣的数字,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从“九”的古文字字形“”来看,仅两笔,其中一笔居然不嫌麻烦,拐了三道弯,其形与“龙”的曲折形态十分相似。再看“龙”的字形“”,“九”和“龙”的字形相似的程度让我们无法不去联想两者的联系,所以有的学者提出,“九”的字形是描摹“龙”的形象而来的。
众所周知,“龙”自古就是汉民族的图腾,华夏子孙对“龙”的崇拜源远流长。从原始先民们对龙图腾的顶礼膜拜至现今人们对“龙”的崇敬,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龙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始终稳如泰山。
“九”既然与“龙”联系在一起,自然也与神性、至尊、皇权、帝王这样的概念联系起来。
再者,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周易》将一到十的数字分为两类,奇数“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天数。偶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地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九”是其中最大的阳数和最大的天数。
中华民族对“天”的信仰几乎跟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期,因为对天知之甚少,自然而然对天产生了崇拜与敬畏。在封建社会,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人类社会的统治者,必须与天地合德,顺应天地之道,将人类一切的社会活动与天地相配合,实现“天人合一”,从而达到万物和谐、国泰民安的目的。
“九”作为最大的天数,成为天数的代表,这也使人们对九的接受打上了崇天的烙印,获得了一种神圣的、与天并齐的语义内涵。
除了“天崇拜”外中华民族还有深厚的“阳崇拜”心理。这可能是上古太阳崇拜的影响,而且,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人们总是会观察到向着太阳的获得了丰收,而背着太阳的往往减产。于是,先民们便开始产生阳贵阴贱的观念,这种观念随着人们对人类社会活动认识的深入愈演愈烈,渐渐形成了“阳崇拜”。
“九”是最大的阳数,与“阳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九”作为极阳之数也使其获得了至高的地位和人们的尊崇。
综上,“龙崇拜”、“天崇拜”、“阳崇拜”这三种文化心理使“九”成为了中华民族心中一个神圣的数字。这是“九”在政治义场上十分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九”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古人认为“九”是个大数,因为再往上超过“九”,就要进一位又回到“一”了,所以自古至今,“九”表示最高、最多的意义。从字音上看,“九”与“久”谐音,所以人们往往用“九”表示长久之意。
其次,“九”与重阳节的关系十分密切。“九”是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恰巧是两个阳数之极相叠加,所以称之为重阳。古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处,饮菊花酒,并折茱萸插头以期望长寿,今天我们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同样也突出了重阳这一节日的长寿主题。因此“九”也就被赋予了长寿的文化内涵。
综合前面两种心理可以看出,在人们心中“九”是个吉利之数。统治者认为与“九”相关的一切可以保佑自己千秋万岁,保佑其统治长长久久。因此,这也是帝王为什么如此钟情于数字“九”的重要原因。